- 标准展板
企业应按产品列出产品执行标准,该类产品涉及的主要标准有:
产品标准 | GB 1886.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乙二醇 |
通用标准 |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|
GB 316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| |
包装
|
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|
GB 299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 | |
检验方法标准 | GB 5009.7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铅的测定 |
GB 1886.3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聚乙二醇 | |
GB 5009.2-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 | |
GB 5009.12-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| |
GB 5009.7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 |
- 产品指标
食品添加剂 聚乙二醇主要质量指标、常用食品添加剂指标和检验方法要求如下:
产品类别 | 执行标准 | 检验项目 | 技术指标 | 方法标准 |
食品添加剂聚乙二醇 | GB 1886.302 | 色泽 | 白色 | GB 1886.302 |
状态 | 蜡状固体薄片或颗粒状粉末 | GB 1886.302 | ||
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| 90%~110% | GB 1886.302 | ||
粘度 | 250~390mm2/s | GB 1886.302 | ||
酸值,w/% | ≤0.05 | GB 1886.302 | ||
环氧乙烷,w/% | ≤0.02 | GB 1886.302 | ||
二氧六环,w/% | ≤0.001 | GB 1886.302 | ||
乙二醇和二甘醇总量w/% | ≤0.25 | GB 1886.302 | ||
灼烧残渣(硫酸盐),w/%W | ≤0.2 | GB 1886.302 | ||
铅(Pb) / (mg/kg) | ≤1.0 | GB 5009.12 | ||
总砷(以As计)/(mg/kg) | ≤1.0 | GB 5009.11 | ||
PH(5%水溶液) | 4.5~7.5 | GB 1886.302 |
三、关键指标及风险防控措施
为有效控制食品添加剂 聚乙二醇质量风险,建议生产企业按照以下措施进行严格管理:
关键点 | 潜在风险 | 原因 | 防控措施 |
卫生 | 未及时安排员工体检;未对参观人员进行参观前的卫生指导 | 工作责任心不足,引起交叉污染 | 加强体检及各类人员安全指导;
建立卫生标准操作程序; |
原料的采购及验收 | 化学性:相对密度、
含量、易炭化物、铅等 |
生产及运输过程中污染;
储存不当造成过理化项目 不合格 |
选择合格的供应商;
验收原料自行检验抽样检验:相对密度、甘油含量、易炭化物、铅等 |
配料 | 称量不准确,多投料或少投料 | 配料员工责任心差,操作不规范,多投料或少投料 | 严格执行QA现场监控,对产品进行抽检装量 |
滤过除杂工序 | 过滤不合格 | 滤膜堵塞或滤膜损坏 |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,每批生产前后进行滤膜检查 |
灌装工序 | 生物性:细菌
|
清场不彻底;
不适当的灌装机清洗、消毒 造成的细菌残留 |
控制灌装机清洗及消毒温度、时间 |
清洗剂 | 不适当的清洗造成设备、管道中清洗剂残留 | 建立卫生标准操作程序
通过既定操作规程进行清洗、消毒 |
|
产品检验 | 检验结果偏离实际值 | 未按照现行有效的检验方法开展检验;设备性能欠缺;快检设备性能不符合标准要求;原始记录过于简单,无法溯源; | 严格按照国标或者批准的的检测方法进行检验。 |
- 主要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
为有效控制食品添加剂 聚乙二醇质量风险,生产过程中按照以下措施进行严格管理:
聚乙二醇原料 | ||||||||||||
↓ | ||||||||||||
加热熔融 | ||||||||||||
↓ | ||||||||||||
活性炭吸附除杂 | ||||||||||||
↓ | ||||||||||||
滤过 | ||||||||||||
↓ | ||||||||||||
切片 | ||||||||||||
注:虚线框内为洁净区。 | ↓ | |||||||||||
粉碎 | ||||||||||||
↓
↓ |
|
|||||||||||
内包 | ||||||||||||
↓ | ||||||||||||
↓ | ||||||||||||
外包装 |